|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行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淬火钢回火时,钢的韧性随回火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钢在某一温度段回火时或回火后缓冷时会发生韧性下降的现象,称为回火脆性。一般在300 ℃左右回火时引起的韧性下降现象称为第一类回火脆性,也称不可逆回火脆性;在500 ℃左右回火时引起的韧性下降现象称为第二类回火脆性,也称可逆回火脆性。第二类回火脆性与回火后的冷却速度有关,当快速冷却时,回火脆性可避免。
一般认为,钢中P、N 含量较高时促进第一类回火脆性的发生,而含有Al、Ti、Ni、B 元素时,可抑制第一类回火脆性发生。
第二类回火脆性一般认为是由于P、Sb 等杂质元素在原奥氏体晶界析出所致,Cr、Ni、Mn 等元素促进第二类回火脆性的发生,而Mo、W 抑制P、Sb 等杂质析出,所以有利于消除或减轻第二类回火脆性。
回火稳定性就是耐回火性,指淬火钢回火时抵抗软化的能力,也称回火抗力或抗回火性。热稳定性指硬化后的钢在较高温度(600 ℃左右)长时间保持时抗软化的能力。对于在较高温下工作的零件,这种特性非常重要,如热作模具钢的工作零件、高温下工作的电站设备零件、高速切削刀具等。
回火稳定性或热稳定性通常以回火温度、时间与硬度的关系(通常称回火曲线)来表达。合金钢由于回火稳定性好,与碳素钢相比,要回火到同样硬度,合金钢的回火温度要高,回火时间也较长。对某些高合金钢,要回火多次,充分回火对防止裂纹、提高力学性能尤其是韧性极为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