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513|回复: 0

耐火材料知识要点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41

主题

17

回帖

58

积分

初级锻造工

积分
58
发表于 2024-10-11 08:54: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行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1、理化性能指标简介:
化学组成、耐火度、荷重软化温度、重烧线变化、显气孔率、体积密度、强度(抗压、抗折强度)、热震稳定性、热膨胀率、导热系数、变形能力等。
(1)耐火度:高温下耐火材料抵抗熔化的性能。在特定的条件下,将材料加热,产生部分熔化并软化到一定程度时的相当温度为标志。主要决定于它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
(2)荷软:又称荷重变形温度,和荷重软化点。在恒定荷重下,在对高温和荷重共同作用的抵抗性能。我国一般采用升温法,在2公斤/平方厘米的静荷重下,按标准规定的升温速度测定式样发生各种程度变形时的相应温度。
(3)重烧线变化:烧成耐火制品加热至高温后,其长度发生的不可逆变化。加热前后长度变化的百分率。正值表膨胀,负值表收缩,可表达高温体积稳定性的一个方面,对化学组成相同的制品,是其烧结程度的标志。    
(4)气孔率:材料中气孔体积与材料总体积之比 ,一般指显气孔率,反映耐火材料的致密度。
(5)体积密度:材料的重量与材料的总体积执笔。表示材料的密实程度。
(6)热震稳定性:又称急冷急热性。抵抗急冷急热的温度变动而不破坏的性能。我国一般是水冷法。式样经受1100度至冷水的急冷急热实验。
2、我厂常用耐火材料简介:
ISO系列:国际标准,砖型大、厚、砖缝小
VDZ系列:德国标准,砖型小、薄、利于操作、易挤紧,但强度相对小。
镁铬砖:易挂窑皮,多用于烧成带,但其热震稳定性差且烧损后产生六价Cr对人体损伤极大。2——55米,现在2——40米。
硅莫砖:热震性能好、强度高、耐磨性好,用在过渡带效果不错。
尖晶石砖:抗还原性能好,用于上下过渡带。
抗剥落砖:其成分中含少量ZrO,可形成微裂纹,使其具有较强的抗碱盐侵蚀性和抗剥落性能,多用于分解带、预热带、窑门罩和篦冷机等部位。
耐碱砖:半酸性砖,适合用于预热器及三次风管等处。
窑口浇注料:制约窑周期的“瓶颈部位”,要求有较好的耐碱性能、热震稳定性、抗水泥熟料侵蚀性能。
火嘴浇注料:要求热震稳定性、抗高温料流冲刷、耐碱性能较好。
三次风管浇注料:工况900度左右,主要是高速含尘气流的冲刷。

3、窑砖损坏现象分析:热应力、磨蚀力、机械应力、液相侵蚀、砌筑不当。
4、浇注料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现场应清理干净,严禁将粘土、普通水泥及其它杂物混入浇注料中;搅拌机内也应预先清理干净(做到整体性和彻底性)。
(2)选用合适的锚固件,焊条材质最好与锚固件及焊体匹配;锚固件要焊接牢固,尽量满焊,达到锤砸不动人踩不歪,每个都要仔细检查,顶上要有塑料帽,其余地方刷沥青漆,漆要厚。
 (3)搅拌:浇筑料倒入搅拌机后必须干混搅拌1-2分钟,后加入所需水量的2/3进行搅拌,然后再加入剩余的水,总后搅拌时间以3-5分钟为宜,不要超过5分钟。搅拌的浇注料必须在30分钟内施工完毕。已经凝固的应丢弃不用。
(4)加水量:水要洁净,冬季施工要用温水45℃,,环境温度低于5℃
     要设法升温:碘钨灯、加热器、生火。水量因浇注料品种不同而略有差异。加水量控制标准:用手将浇注料团轻抛几此,料团变形但不会沿指缝流出为水量为适中;料团变形小甚至扩散为水量小;料团流动呈稀泥巴状为加水量过多;水量过多过少都会影响强度。
 (5)振捣:施工时应用振捣棒振捣使其密实,振捣要做到:快插入、慢提起、不漏振、不重振、不久振(看到浇注料表面返浆后应将振捣棒缓慢抽出,过多振动会导致浇注料层产生偏析现象和出现空洞)。浇注最后,应把浇注部位转到窑的最下方,以充分浇注避免形成缝隙。浇注完后的部分,在凝固前不能再受压与受震。

(6) 第一环砖与浇注料间要隔一层油毡以防止砖吸收浇注料中的水分而
使浇注料强度下降。浇注料厚度与第一环砖相同:300mm。
 (7) 每隔1.5米要设置膨胀缝一道,用针刺毯或胶合板,厚度不要超过5mm,实践证明膨胀缝为薄弱环节,最易损坏。
(8) 模板上每隔100mm预先钻孔,孔径Ф5,浇注过程中铁签插入,待浇注料凝固后拔出,形成气孔以利水分排出,气孔深度要大于250mm,铁签不要过早拔出,防止气孔缩小、堵塞甚至消失,越晚越好只要能拔得出。模板面向浇注料的一面都要刷沥青漆或机油以防止模板吸水。
(9)养护:养护是耐火浇注料施工过程中重要环节,养护好坏直接影响到其实用效果。冬季施工完毕后升温过程要缓慢,因浇注料凝固迟缓,预先要在窑口下生火。但要保持距离,不要过早引燃模板。

5、窑内耐火砖砌筑必须注意的问题:
(1)将窑筒体内部清扫干净,筒体焊缝、划痕要打磨平滑;窑筒体凸凹不平处需垫平后再砌砖。
(2)砌前选砖:冷热面可有一处角损,角损处三条棱的角损长度之和不超过50mm; 砖面裂纹不长于40 mm,不宽于0.2 mm;大头及小头宽度公差+ -2 mm,大小头差值公差+-1 mm,长度公差+-2 mm。
 (3)砌砖放线:纵向基准线沿圆周长每1.5米放一条,纵线与窑轴线平行;(3)砌砖放线:纵向基准线沿圆周长每1.5米放一条,纵线与窑轴线平行;环向基准线每隔1米放一条,环线互相平行且垂直于窑轴线。
(4) 耐火砖铺底时,后面的高度不能超过前面的。砌砖时要保证两个100%接触,即砖与砖大面100%接触和砖的大头与筒体100%接触。
(5)严禁大小头相反,每块砖都应在大面上用木槌用力敲打,使其接触密实。
(6)要求砖缝平直,上下口宽度一致,砖缝宽度不大于2 mm,环缝偏差每米不大于2 mm,全环长度偏差不大于8 mm;弧面平、接头紧、砖一定要紧贴窑筒体。
(7)一条砖缝不允许同时放两块楔铁,每环加楔铁不能超过三块(在满足楔紧的前提下尽量少用调整铁和楔铁,薄锁砖处不能作为楔铁入口)。
(8)砌至合拢部位时,插缝砖时一定要大头在里,小头在外,不能颠倒。同时锁砖时,不能连续用两块插缝砖,相邻环锁砖要错开,每环锁砖尽量少用。
(9)最后琐口砖处打入砖时应用木板垫在砖上,不能直接打在砖面上。卸千斤顶时,必须及时用木槌敲打两侧的砖。
(10)耐火砖湿砌时,火泥与砖材质相符,火泥缝不大于2mm,冬季施工时采取保温措施防止火泥上冻。    
(11)严格控制调整铁用量,严禁同一环砖两边加调整铁,大小头纵向不准加调整铁。
(12)耐火砖加工要规范,松紧适度,严禁用锤砸、瓦刀砍,加工砖的长度不小于120mm。
(13)耐火砖上要及时铺盖橡胶皮带等保护用品。
(14)水、油等液体不准带入回转窑内,避免耐火砖受潮或污染。
(15)搬运耐火砖轻拿轻放,砌前应将砖面和砖角的毛刺和细渣清理掉,并保持已砌砖面和窑筒体的干净,随砌随清。
(16)叉车不准轧正在铺底的耐火砖,叉车不能走到锁砖处的前方,叉车经过的砖面必须铺设皮带。
(17)挡砖圈北侧(窑尾方向)耐火砖应紧贴挡砖圈。
(18)砌筑完成后逐环从顶部用锁口钢板紧固,然后转180度,再从顶部检查紧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