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649|回复: 0

[锻锤] 锻锤锻造作业指导书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162

主题

55

回帖

223

积分

中级锻造工

积分
223
发表于 2023-11-5 22: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行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1.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指导自由锻锤生产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高合金钢和一般合金工具钢锻件的锻造。
2. 自由锻锤的锻造生产是集体操作,每一个人的工作质量、工作责任心都会对整个生产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本指导书适用于全组的有关人员。
3. 锻造加热
3.1 各种钢号和规格的坯料加热规范见后面附录。
3.2 钢料装炉
3.2.1 合金钢中塑性差、导热性差的钢料(如T8~T12、H13、3Cr2w8、5CrNiMo、1Cr~4Cr13、GCr15等),装炉前必须先送入车间放在热料前或在空炉内烘烤10~48小时后再装炉。
3.2.2 钢料装炉前应检查其表面质量,发现有缺陷,应先清除。
3.2.3 装炉前应按要求核对钢料的钢号和规格尺寸、重量,装炉后应画出装炉位置图,防止混料,操作过程中必须一直跟踪监督,直至锻件完工为止。
3.2.4 多种钢号混装在同一个室式炉加热时,始锻温度较低的要装在近炉门口,以便先出炉锻造。
3.2.5 大小坯料混装在同一个室式炉加热时,小料应放在易出炉位置,锻造时也应先出炉。
3.2.6 钢料装炉时的炉温应按本规定附录的规范操作,依合金成份高低控制在450℃、600℃、800℃等,多种钢号混装时,应选其中最低的装炉温度。含碳高和合金成份高的钢料应冷炉装料。
3.2.7 在炉中,钢料底下应垫高100~150mm,钢料与炉壁的距离要不小于200mm。钢料在炉中的位置应防止喷咀直喷表面。
3.3 加热升温
3.3.1 钢料加热的升温速度视其含碳和合金元素的高低而定。含量越高,升温速度要越慢,加热升温时间也要越长。多种钢号混装时,按升温最慢,用时间最长的一种规范加热。
3.3.2 对于高碳高合金钢,必须在450~600℃先保温一段时间后,再慢速升温到800℃,到800℃还要保温一段时间再继续升温.这一点十分重要,千万不要一点火就朝1250℃烧。
3.3.3 在钢的加热过程中,要经常观察炉膛内温度的均匀性,要不断观察喷咀附近的钢料的温度,要防止局部高温烧坏,要经常调节所有喷咀,以保证炉内温度均匀。
3.4 最高加热温度的控制
3.4.1 最高加热温度必须依钢的化学成份决定,一般加热炉温可比工艺的始锻温度高30℃左右。可用光学高温计进行测量。
3.4.2 多种钢号混装一炉时,必须按始锻温度最低的一种规范进行加热。
3.4.3 当锻件需要的变形量已经不大的时候,其加热温度不能太高,以防止粗晶,一般不要超过1100℃。
3.4.4 在最高加热温度时,设备出现故障无法锻造,应将炉温降至1000℃以下保温。如果要完全停炉时,则钢料应放在炉中缓冷,不要马上出炉吹风,以防产生应力裂纹。
3.4.5 钢料需要大变形量的镦粗时,高温保温的时间可适当增加30%。
4. 锻造
4.1 锻造前应仔细了解锻造生产任务单和锻造工艺卡。
4.2 锻造前应做好生产工具的准备,冬天工具使用前要进行预热。
4.3 锻前应了解加热炉中坯料的加热情况,要保证加热质量,严格按调度计划生产。
4.4 生产中要做到三准三勤:卡钳要量准、样棒要划准、尺寸要记准;勤量、勤卡、勤检查。锻造过程中发现有缺陷,要马上清除后才能继续锻造。
4.5 钢锭(坯)镦粗时,必须保持中心垂直。镦粗高度必须镦到工艺的要求。锻件重量小于1.5吨时,因是按锻造任务单生产,操作者必须自觉做到镦低三分之一以上,以确保锻造比的要求。
4.6 钢锭(坯)拔长时,应防止中心偏斜,要使坯料中心线与拔长延伸方向一致。拔长时尽量采用大进给量,以使中心锻透。每次压下量要均匀,防止产生折裂。锻件重量小于1.5吨时,因是按锻造任务单生产,操作者必须自觉做到把边长或直径打小四分之一。如果坯料太小达不到要求,就要先镦粗一次,使直径增大四分之一再拔长,以保证锻造比。
4.7 当坯料形状尺寸与锻件形状尺寸很接近的时候,不能马上成形完工。必须按上面4.5条或4.6条的要求增加一次镦粗或拔长,以保证锻造比。
4.8 锻造模块,要保证六面相互垂直,不要锻成歪斜菱形。要清角,表面平整,无折裂和凹坑。
4.9 对于带台阶的锻件,必须掌握好切肩的深度:切得太浅则锻件外形不美观,加工余量大;切得太深则会留下很深的斩刀印,造成锻件报废。双面切肩时,切肩深度掌握不当,则造成锻件单边偏斜而使锻件报废。
4.10 严格控制最后二火的变形量,要保证始锻和终锻温度与要完成的变形量相适应,每火都要有足够的变形量,否则锻件会产生严重粗晶。
4.11 锻造切料时应防止切偏,尽量多刀切下以保证端面齐平。要镦粗的料,端面有毛刺必须清除。
4.12 对于高合金钢,锻造时要严格控制始锻、终锻温度,可用红外线测温仪测量。当发现温度过高时,出炉后要让它稍冷一冷再锻造;在锻到近终锻温度时,要特别注意边角的温度,发现边角发暗即应停止锻造。如果可以倒稜则应经常倒稜,可减少边角锻裂。高合金钢还要掌握“二轻一重”的锻造方法:即钢锭开始锻造时轻打(铸造组织易裂),接近终锻温度轻打(此时塑性差),而在每火的中间锻造时间可重打。此外,高合金钢要避免在同一个地方连打重打,以避免局部变形量太大而锻坏和防止产生折裂。
4.13 对于高合金钢和各种钢号的较小锻件,出现停锻温度过低的时候,锻后应重新回炉加热至850℃左右(温度不要太高,时间不要长),马上出炉埋石灰冷(碳钢空冷),以消除残余应力。
4.14 对于高合金钢和产品有机械性能要求的锻件,锻完后,要及时送热处理车间或水压机车间作锻后热处理。
4.15 锻造过程中应严格按工艺生产,如工艺不合理或遇到特殊情况,应与工艺员或车间主任联系,及时修改工艺。
4.16 班组长应对卡钳、样棒尺寸进行复验,生产过程中要对始锻终锻温度的控制和镦拔工序实际执行工艺情况和执行本指导书4.5条、4.6条的情况进行监督,关于热处理要按4.13条、4.14条的要求进行监督。此外,还要对完工后的锻件趁热进行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的检验。如需要返工的,必须趁热回炉加热返工,以减少经济损失。以上监督检验的结果要严格按要求做好生产过程记录,填入《生产日报表》。
5. 锻后冷却
5.1 锻后冷却方式有三种:空冷、炉前冷和埋石灰冷。
5.2 高合金钢和要求较高的合金钢锻件(因塑性差或易产生白点)应采用埋石灰中冷。要尽量做到将锻件埋入石灰中,盖灰厚度不小于80mm。
5.3 一些锻后快冷时易裂的小件,可放在炉前冷,尽量放在靠近炉前的高温区域。
5.4 其余一般锻件采用锻后空冷。空冷锻件应放在干燥的地面,应避免穿堂风直吹。
5.5 对于细长轴件和薄板件,锻后冷却应平放、放实、垫实,防止弯曲。此类件冷却后要复验一次,发现弯曲应及时校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