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亿荣金属
查看: 31|回复: 0

管理生产,务必要管好“六个源”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5 天

[LV.4]偶尔看看III

132

主题

39

回帖

173

积分

初级锻造工

积分
173
发表于 2025-10-7 07:25: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行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管理要抓住源头,从源头治理,方能彻底有效解决问题,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产管理要想到达到预期的管理业绩,同样需要从源头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项问题,比如:
第一:危险源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要想管好生产就必须同时管理好安全生产,管理好安全生产就必须知道安全事故的源头在哪里,找出发生安全事故的根源,进行治理管控。
1-按照生产工艺流程、相应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并结合现场5M1E六大要素组织辨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
2-分析确定危险源可能导致的安全风险
3-评估危险源产生的安全风险,确定重大危险源
4-策划确定相应的安全生产管控措施
5-组织培训学习安全生产管控措施
6-监督检查以督促安全生产管控措施的落实
7-检查安全生产管控措施的落实效果,必要时予以改进完善措施
8-依据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检测安全管控效果,必要时予以改进完善

第二:污染源
环境因素的定义: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与环境或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污染预防的定义:为了降低有害的环境影响而采用(或综合采用)过程、惯例、技术、材料、产品、服务或能源以避免、减少或控制任何类型的污染物或废物的产生、排放或废弃。
确定环境因素时,应考虑八个方面:
—向大气的排放—向水体的排放—向土地的排放—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能源的使用
—能量释放,例如:热能、辐射、振动(噪声)和光能
—废物和(或)副产品的产生
—空间利用

要向管控好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因素,就必须识别找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跑、冒、滴、漏等异常现象,从源头进行管控,杜绝或有效减少跑、冒、滴、漏等异常现象,杜绝或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到可接受的范围,不妨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管控治理:
1.结合生产工艺流程逐一工序识别存在的环境因素,形成环境因素清单
2.分析确定环境因素产生的环境影响
3.制定环境影响评价准则
4.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准则评价环境影响,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5.针对重要环境因素策划确定相应的环境保护管控措施
6.组织培训学习环境保护管控措施
7.定期核查环境环保管控措施的落实效果,必要时予以修正完善
8.依据法律法规定期检测环境保护管控效果,必要时予以整改

第三:浪费源
生产管理其中一项考核指标就是损耗,要想有效降低损耗率,就必须识别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浪费现象,今天我们从6M1E七个方面一起讨论浪费源
属于作业人员方面的浪费:
1.人员违规违纪操作引起的浪费
属于设备方面的浪费:
1.设备本身故障引起的浪费
2.设备操作不当引起的浪费
3.设备性能不稳定引起的浪费
属于物料方面的浪费:
1.材料使用不当导致的浪费
2.材料摆放混乱,难以找到引起的浪费
3.材料使用错误引起的浪费
4.材料标识不清晰或不醒目导致错用、误用引起的浪费
5.材料防护不到位导致材料质量受损引起的浪费属于作业方法方面的浪费:
1.作业方法本身存在错误引起的浪费
2.作业方法本身存在缺失引起的浪费
属于过程检测方面的浪费:
1.检测结果不精准引起的浪费
2.检测抽样量不当引起的浪费
3.检测方法操作不当引起的浪费
4.检测判定错误引起的浪费
5.检测标准用错引起的浪费
属于管理方面引起的浪费:
1.管理指挥错误引起的浪费
2.违章指挥引起的浪费
3.人员培训不到位引起的浪费
4.事前提醒不到位引起的浪费
5.过程督导不到位或错误引起的浪费
6.人员安排调配不合理引起的浪费
7.人员职责不明确引起的等待指令的浪费
8.人员分工不合理引起的生产不均衡导致拥堵产生的浪费
属于作业环境不适宜引起的浪费
1.通风不良引起作业人员犯困或生理、心理不舒适导致的浪费
2.照明不符合要求引起的浪费
3.灯光颜色不适宜引起的浪费
4.温度湿度不适宜引起的浪费
5.现场规划布局不合理引起的浪费只有明确了生产过程导致浪费的因素,然后针对各个浪费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改善措施,才能有效降低浪费现象,持续降低生产管理成本,提升生产管理效益。
第四:质量源管生产必须管质量,影响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的因素主要是6M1E,但每一次质量事故未必都是由七大因素同时引起的,有可能是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因素引起的,所以,要想管控好生产过程的产品质量,必须在投产前,分析识别确定能或可能影响过程产品质量的因素,针对每个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或制度,杜绝影响过程产品质量因素的行为或状态。

第五:效率源
有效率才有交期保障,才能不断提升效益,才能持续降低成本。所以,必须找到生产过程中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和所处的环节,针对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改善措施,以实现提升生产效率的目的,准时达成生产任务,保证生产交期。通常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业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
2.作业人员的情绪(心情)或心态或态度
3.设备的性能稳定程度
4.物料的供给情况
5.物料的查找难易程度
6.生产工艺的成熟度
7.管理安排的合理性
8.管理监督(督促)的力度
9.现场的工作氛围
10.工作的激励落实性
11.生产计划的合理性
12.生产任务目标的清晰性

第六:清洁源
管生产必须管现场的清洁卫生,现场的清洁卫生会影响现场的工作氛围、质量、效率、安全、成本等,所以必须保证现场的作业人员的卫生、设备设施卫生、物料的卫生、环境的卫生符合要求,防止由于现场卫生管理不到位影响产品的质量、安全等绩效。

必须根据生产工艺流程,逐一识别每一工序存在的影响现场清洁卫生的根源,尤其是对清洁工作带来难度,导致不易清洁的地方,务必要作为重点改善和关注之处,因为这些点都是现场人员不愿意、不想、容易忽略的地方,不妨按照以下管理思路进行管控:
1.醒目标注
2.制定清洁的制度或规程
3.配备适宜的清洁工具
4.配备清洁过程所需的安全保障设施
5.建立清洁执行的奖惩制度
6.强化清洁效果的监督检查力度多方面督促现场人员务必要对这些地方坚持常态化清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