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行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DC53是一种高韧性、高耐磨的冷作模具钢(日本大同特钢牌号),其硬度要求达到HRC 62需要通过精确的热处理工艺实现。以下是详细的加工工艺步骤及注意事项:
---
### **DC53热处理工艺步骤**
1. **预处理(退火)**
- 目的:消除残余应力,改善切削加工性,为后续淬火做准备。
- 工艺:
- 加热至 **800~850℃**,保温2~4小时。
- 缓慢冷却至 **500℃** 以下(炉冷),硬度≤HB 255。
2. **淬火**
- **奥氏体化温度**:1020~1040℃(推荐1030℃)。
- 温度过高会导致晶粒粗大,过低则硬度不足。
- **保温时间**:
- 盐浴炉:0.5~1.0分钟/mm(工件厚度)。
- 空气炉:1.5~2.0分钟/mm。
- **冷却方式**:
- 油冷(如高速淬火油)或气冷(高纯度氮气,适用于精密件)。
- 建议分级淬火(500~550℃盐浴停留后再空冷)以减少变形开裂风险。
3. **深冷处理(可选)**
- 目的:提升残余奥氏体转化率,增加硬度和尺寸稳定性。
- 工艺:淬火后立即进行,-80~-196℃(液氮)保温1~3小时,缓慢回温至室温。
4. **回火**
- **温度**:480~530℃(推荐500~520℃),回火2~3次,每次2小时。
- **关键点**:
- 第一次回火后硬度约HRC 62~63,第二次回火后稳定在HRC 61~62。
- 避免在400~450℃回火(会降低韧性)。
---
### **注意事项**
1. **保护气氛**:淬火加热时需使用真空炉或惰性气体(如氮气)防止脱碳。
2. **变形控制**:复杂模具可采用夹具固定或预冷淬火(如先空冷至800℃再油冷)。
3. **材料均匀性**:大型工件需延长保温时间,确保芯部奥氏体化充分。
4. **硬度检测**:回火后需在室温下检测,避免因余温影响测量结果。
---
### **补充说明**
- **替代工艺**:若设备限制,可采用高频感应淬火局部硬化,但需注意温度控制。
- **失效分析**:若硬度不足,需检查淬火温度或回火是否过度;若开裂,需优化冷却速率。
通过严格控制上述参数,DC53可稳定达到HRC 62的高硬度,同时保持优异的耐磨性和抗崩裂性能。建议根据具体工件尺寸和用途微调工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