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20|回复: 0

太钢成功攻克不锈钢特厚板机械性能控制难题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129

主题

48

回帖

177

积分

中级锻造工

积分
177
发表于 2025-4-1 16:47: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行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近日,太钢成功攻克不锈钢特厚板机械性能控制难题,完成向某国际重大能源项目交付大于等于80mm的特厚板6000余吨,其中,单板最大厚度达150mm、极限单重28吨,创下全球同类型产品交付规模新纪录。
IMG_7644.jpeg
  在全球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特厚不锈钢板的性能与成本始终是制约行业升级的关键瓶颈。传统特厚不锈钢板(≥80mm)的生产长期受制于压缩比困境,为了保证钢板机械性能,连铸坯轧制压缩比需≥3倍,而常规连铸坯厚度仅200-220mm,轧制后成品厚度上限被锁定在70mm以内。若生产更厚板材,只能依赖模铸、开坯、热轧工艺路线,生产周期长且成材率低。此外,超大模铸钢锭由于凝固条件限制会产生缩孔、大尺寸夹杂等较多的冶金缺陷,轧制成板后很难通过高标准的探伤要求。 

    太钢技术团队独辟蹊径,创新研发新工艺,突破了特厚坯料生产、坯料差温加热、控温控轧、特厚板在线固溶及板型控制等一系列技术难题。钢板全厚度范围内拉伸性能、-196℃低温冲击性能、晶粒度控制、夹杂物等级等多项技术指标远超客户标准要求,实现了各类高标准探伤零缺陷。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特种不锈钢厚板制造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特厚不锈钢板的国际竞争力。

凭借新工艺的通用性优势,太钢已将这一技术延伸至全品类高端不锈钢材料,除304系、321系、316系等常规品种外,双相钢S32750、S32205、S32304等特厚板材也实现了批量交付,极限厚度150mm,性能满足美标标准。截至2024年末,太钢使用新工艺生产特厚板累计交付量突破12000吨,覆盖能源、化工、LNG储运、特殊冶金等10余个高端领域。其间,某海外项目原计划采购欧洲材料,改用太钢新工艺生产方案后,交货周期缩短8个月,得到客户高度认可。     

从进口替代到全球领跑,太钢特厚板的量产正在重塑全球产业链。从单品突破到全品种开花,太钢掀开了不锈钢特厚板制造的新篇章,以硬核技术重新定义了全球不锈钢生产“厚”时代,为中国制造深度参与国际竞争挺起了不锈脊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