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466|回复: 0

[分享] 不锈钢牌号的命名规则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4 天

[LV.3]偶尔看看II

195

主题

52

回帖

247

积分

中级锻造工

积分
247

优秀会员

发表于 2025-3-1 12:45: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行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不锈钢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在众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其牌号的命名规则对于准确识别和使用不同类型的不锈钢至关重要。

不锈钢牌号命名规则存在多种体系,包括国际上通用的美国钢铁学会(AISI)体系、国际标准组织(ISO)体系,以及国内的相关标准体系,每个体系都有其独特的规则和特点。

国际命名规则
美国钢铁学会(AISI)体系

奥氏体型不锈钢奥氏体型不锈钢在 AISI 体系中主要用 200 和 300 系列的数字标示。
例如,201 不锈钢属于 200 系列,其化学成分特点是含有较高的锰元素,以部分替代镍元素,从而降低成本。它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在一些对耐腐蚀性要求不是特别高的装饰领域等有应用。
304 不锈钢是 300 系列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可加工性和焊接性。它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设备、建筑装饰、医疗器械等领域。
304 不锈钢中的 “304” 这一数字,是 AISI 体系中对该类特定成分奥氏体不锈钢的编号。其主要合金元素为铬(Cr)含量约 18%,镍(Ni)含量约 8%,这种成分组合使其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

316 不锈钢同样属于 300 系列,与 304 相比,它添加了钼(Mo)元素,一般钼含量在 2 - 3% 左右。钼的加入显著提高了不锈钢在含氯离子等恶劣环境下的耐腐蚀性,因此 316 不锈钢常用于海洋环境、化工设备等对耐腐蚀性要求极高的领域。

310 不锈钢也是 300 系列的一员,其铬(Cr)含量在 24 - 26%,镍(Ni)含量在 19 - 22%,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和抗氧化性能,常用于高温炉管、加热元件等高温环境下的设备制造。

铁素体和马氏体型不锈钢铁素体和马氏体型不锈钢在 AISI 体系中用 400 系列的数字表示。铁素体不锈钢以 430 和 446 为标记。
430 不锈钢,其铬含量约为 16 - 18%,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热稳定性,在一些对成型性要求较高的产品,如家电外壳、汽车装饰件等方面有应用。它的组织主要为铁素体,强度相对较低,但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加工性能。
446 不锈钢属于高铬铁素体不锈钢,铬含量可达 25 - 27%,添加了钼等元素,具有更好的耐点蚀和耐应力腐蚀性能,常用于一些对耐腐蚀性能要求较高的工业领域,如化工、环保设备等。

马氏体不锈钢以 410、420、440C 为标记。
410 不锈钢是一种最常用的马氏体不锈钢,铬含量约 11.5 - 13.5%,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硬度,可通过热处理进行强化,在一些对强度和耐腐蚀性有一定要求的机械零件、刀具等方面有应用。
420 不锈钢,其碳含量比 410 不锈钢更高,强度和硬度也相应更高,常用于制造对硬度和耐磨性要求较高的刀具、模具等产品。
440C 不锈钢是马氏体不锈钢中碳含量最高的一种,碳含量可达 1.0 - 1.1%,铬含量约 16 - 18%,经过适当的热处理后,具有极高的硬度和耐磨性,是制作高端刀具、轴承等产品的理想材料。

特殊类型
对于双相(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沉淀硬化不锈钢以及含铁量低于 50% 的高合金,AISI 体系通常采用专利名称或商标命名。
例如,一些双相不锈钢可能会以其研发公司的特定商标来命名,这是因为这些特殊类型的不锈钢具有独特的化学成分和性能特点,难以简单地用数字编号来准确表示。
沉淀硬化不锈钢通过特定的热处理工艺,能在基体中形成沉淀相,从而显著提高强度,这类不锈钢也常因独特的性能和应用领域而采用专利名称或商标来标识。

国际标准组织(ISO)体系

ISO 体系一般采用数字和字母组合来表示不锈钢牌号。数字表示主要合金元素的含量范围或特定的化学成分组,字母表示合金元素或特定的性能特点等。

在 ISO 15510 标准中,不锈钢牌号有 X2CrNi19 - 11 等。其中,“X” 表示高合金钢,说明该不锈钢中合金元素含量较高。“2” 表示碳含量约 0.02%,这里的数字与碳含量的换算关系是数字乘以 0.01% 得到碳含量的大致数值。

“Cr” 表示铬元素,“Ni” 表示镍元素,“19” 和 “11” 分别表示铬和镍的大致含量,即铬含量约为 19%,镍含量约为 11%。

这种命名方式清晰地展示了不锈钢中主要合金元素及其含量,方便在国际交流和标准制定中准确理解和应用不同的不锈钢材料。

国内命名规则
化学元素符号与数字结合碳含量表示国内不锈钢牌号命名中,碳含量的表示有明确规定。通常以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单位为万分之几。例如,对于碳含量为 0.08% 的不锈钢,在牌号中表示为 “08”。

当碳含量不超过 0.030% 的超低碳不锈钢时,则以三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单位为十万分之几。如碳含量为 0.025% 的超低碳不锈钢,在牌号中表示为 “025”。

若仅规定碳含量上限,如上限不大于 0.08%,则以其上限的 3/4 来表示碳含量。例如,对于碳含量上限为 0.08% 的不锈钢,在牌号中碳含量表示为 “06”(0.08×3/4 = 0.06)。

若同时规定碳含量的上下限,则以其上下限的平均值来表示碳含量。比如,碳含量范围为 0.04 - 0.06% 的不锈钢,在牌号中碳含量表示为 “05”((0.04 + 0.06)/2 = 0.05)。

主元素含量表示

主元素(除碳外)的平均含量以一位或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单位为百分比。当平均含量小于 1.50% 时,牌号中仅需标明元素,无需标明具体含量。

例如,对于铬含量为 13% 的不锈钢,在牌号中铬元素表示为 “Cr13”;而对于铬含量为 18.5% 的不锈钢,在牌号中铬元素表示为 “Cr18”。

主元素含量排序按元素含量递减,若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平均含量相同,则按照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例如,对于一种不锈钢,其镍含量为 8%,钼含量为 2%,铬含量为 18%,由于铬含量最高,其次是镍,最后是钼,所以在牌号中元素顺序为 “Cr18Ni8Mo2”。

统一数字代号
   以 S 为前缀国内不锈钢统一数字代号以 “S” 为前缀,后接五位阿拉伯数字。
第一位数字表示不锈钢的类型,“1” 为铁素体不锈钢,这类不锈钢的主要特点是含有较高比例的铁素体组织,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加工性能,如常见的 1Cr17(S11710)。
“2” 为奥氏体铁素体双向不锈钢,它兼具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优点,如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典型的如 022Cr23Ni5Mo3N(S22053)。
“3” 为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韧性、可加工性和耐腐蚀性,是应用最广泛的不锈钢类型,如 06Cr19Ni10(S30408)。
“4” 为马氏体不锈钢,通过热处理可获得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如 1Cr13(S41010)。
“5” 为沉淀硬化不锈钢,通过沉淀硬化处理可显著提高强度,如 05Cr17Ni4Cu4Nb(S51740)。


第二、三位数字

第二、三位数字组合表示不锈钢的钢组或主元素含量。例如,在奥氏体不锈钢中,S30408 中的 “04” 与特定的奥氏体不锈钢钢组相关,反映了其主要合金元素含量范围和特性。不同的数字组合对应不同的钢组,通过这些数字可以快速了解不锈钢的大致成分和性能特点。

第四位数字

第四位数字表示在同一组钢内含有的特殊元素如硫、钛、镍、铝、铜等,或者是区别顺序号。例如,对于含硫易切削的不锈钢,第四位数字可能表示硫的含量或与含硫相关的特性。如果是区别顺序号,则用于区分同一钢组内化学成分略有差异的不同牌号。

第五位数字
第五位数字表示在同一钢组内不同牌号的区别顺序号,如低碳钢、超低碳钢等。

以 S30403 为例,与 S30408 相比,“03” 表示该不锈钢为超低碳版本,碳含量更低,在一些对晶间腐蚀敏感性要求更高的应用场景中具有更好的性能。

通过以上国际和国内的不锈钢牌号命名规则,可以准确地识别和区分不同类型的不锈钢,为不锈钢材料的生产、加工、应用和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促进了不锈钢行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