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421|回复: 1

为何相对于珠光体,上贝氏体的铁素体和碳化物都粗大,尽管上贝氏体形成温度更低?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30

主题

15

回帖

45

积分

版主

积分
45

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4-9-20 12: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行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上贝氏体形成于贝氏体转变区的高温范围,其特征是铁素体条粗大,碳化物颗粒也粗大。


请问为何相对于珠光体,上贝氏体的铁素体和碳化物都粗大,尽管上贝氏体形成温度更低?

签到天数: 20 天

[LV.4]偶尔看看III

169

主题

80

回帖

255

积分

中级锻造工

积分
255

辛勤劳模

发表于 2024-9-21 09:26: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贝氏体和珠光体的组织形态不同,上贝氏体的铁素体和碳化物粗大,尽管形成温度更低,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形成机制方面

上贝氏体在稍低温度形成时,铁素体优先沿奥氏体晶界析出,呈长条状或板条状,而碳化物则主要分布在铁素体条之间。由于形成速度相对较快,铁素体的长大受到的阻碍较小,容易变得粗大。同时,碳化物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也来不及充分细化,从而导致整体组织较为粗大。

而珠光体是在较高温度下通过奥氏体的共析转变形成的,铁素体和渗碳体交替片层状分布,形成过程相对较为缓慢,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扩散和调整,使得组织相对较为细小均匀。

二、扩散条件方面

虽然上贝氏体形成温度低,但在其形成过程中,碳原子在铁素体中的扩散速度仍然相对较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扩散聚集,从而形成较粗大的碳化物。而铁素体的长大也受到碳原子扩散的影响,在扩散作用下,铁素体不断长大,导致其较为粗大。

相比之下,珠光体形成温度较高,碳原子扩散更加充分,能够形成更加均匀细小的渗碳体片层和铁素体片层。

综上所述,尽管上贝氏体形成温度更低,但由于其形成机制和扩散条件的影响,使得上贝氏体的铁素体和碳化物都比珠光体粗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shuligaoshou +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