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3-10-27 09:45: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热处理工艺方法的确认
热处理工序的安排和制造工艺路线的制订,一般是由综合技术工艺(统筹冷镦、热处理)部门确定的,对热处理工序不可能规定得很具体,往往只标明热处理的工序名称(如退火、淬火、渗碳等)。需要的热处理工艺设计,具体的确定由热处理工程师负责。在确定了工艺方法,才能进一步确定其工艺参数(如加热速度、加热温度、冷却介质、冷却温度等等)。
1、确定工艺方法的原则
① 慎重分析所处理零件的重要性(一般件、重要件、关键件)及其标准或图样中已经规定的热处理工艺方法的难易程度,或者企业内部实施的可行性。以尽量满足紧固件标准或图样中规定的技术要求为出发点,如果实在不可行要及时与产品设计部门沟通、协调,最终由产品设计部门决定取舍或更改,并按企业规定审批程序以文件形式反馈到工艺设计部门。
② 确定具体工艺方法,应以本企业所具备的条件为出发点,只有在产品及其紧固件技术条件不可更改的情况下,才考虑委外热处理的可行性。
③ 确定具体工艺方法时,就高不就低。如合金结构钢材料需采用球化退火,不易用普通退火工艺应付;淬火加热不得用普通加热炉,必须采用可控气氛保护网带炉或多用炉、真空加热炉;碳氮共渗工艺不能用渗碳代替等。如需代替,应按企业规定的审批程序处理,任何人不得擅自替代。
④ 确定工艺方法时,应兼顾技术先进性和技术经济性的统一,经济性与安全性的统一等,处理好各项确定原则之间的关系。
2、热处理工艺参数的确定
热处理工艺是为了达到产品的最终质量要求,结合热处理设备、工件材料的具体情况而制定的,热处理工艺包括进料方式、清洗方式、工件炉内摆放方式、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含保温时间)、碳势、冷却介质类型、冷却介质浓度、冷却介质搅拌、冷却介质温度、冷却后清洗方式等内容,紧固件的调质工艺除上述参数外还包括回火温度、回火加热时间、发黑类型、发黑介质温度、发黑介质浓度、上油类型、烘干温度等。因此在编写热处理工艺前,首先要对工件的质量要求有个完整掌握,其次对工件的结构、材料、机加工类型有个完整的了解,其三是对所用设备的具体特点非常熟悉,第四是根据以上三个方面来编写适应设备、质量、材料等要求的完整工艺来。
a加热介质和冷却介质的确定
热处理所用加热介质和冷却介质是其工艺设计时,必不可少的选项,是热处理工艺主要参数之一。工艺设计所选择的加热介质和冷却介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该工艺的先进性,正确选择对热处理质量有着极重要的影响。
b加热速度的确定
热处理加热速度的确定,与所处理的紧固件材料种类和所处理的牌号、规格、结构尺寸及装炉量有关。预先热处理退火、正火,对于低、中碳钢、低合金钢,其加热速度不限,即按炉子的有效功率升温即可。而对于高合金不锈钢、高温合金等,虽然有效厚度一般不大,但应力较大、热传导慢,因此加热速度不宜过快;加热速度控制在80~100℃/h即可。在500~650℃时停留2~4h,再升温至最高设定温度。最终热处理的加热速度,淬火、回火对于低、中碳钢,低合金钢,其加热速度不限,一般可以进行快速加热;也可将炉温升至淬火温度以上100~200℃装入工件,随之炉温在指定淬火温度进行保温。为了避免产生裂纹和减少变形,结构复杂和高合金不锈钢、高温合金工件,其淬火加热速度,一般采用分级加热(即1~2次预热后),再在淬火温度加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