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氢蚀HTHA和氢脆HE是两种不同的氢损伤现象,它们在发生条件、机理、可逆性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行好友!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一、发生条件
 氢蚀:通常在高温(≥220℃)和高压氢环境中发生,氢与金属中的碳化物等组分发生化学反应。
 氢脆:可在常温或中温下发生,氢原子渗透进入金属内部,与应力共同作用导致材料脆化。
 
 二、机理
 氢蚀:氢与金属中的碳化物(如Fe₃C)反应生成甲烷(CH₄),甲烷在晶界积聚形成局部高压,导致晶界裂纹和鼓包。
 氢脆:氢原子在晶界、位错等缺陷处聚集,干扰位错运动或形成高压氢气,降低材料结合力。
 
 三、可逆性
 氢蚀:不可逆,一旦发生脱碳和晶界破坏,材料性能无法恢复。
 氢脆:部分可逆,通过脱氢处理(如热处理)可使材料性能恢复,但严重时不可逆。
 
 四、典型应用场景
 氢蚀:常见于石油加氢、合成氨等高温临氢设备。
 氢脆:多发生于输氢管道、临氢零部件,或高强度钢在含氢环境下的使用。
 
 五、材料选择
 氢蚀:需选用含Cr、Mo等元素的抗氢蚀合金(如15CrMo钢),通过Nelson曲线评估材料适用性。
 氢脆:优先选择低强度钢或含Ni、Mo的合金钢,避免使用高强度马氏体钢。
 
 六、总结:
 氢蚀是高温高压下的化学反应导致的不可逆损伤,氢脆是常温下氢与应力协同作用的可逆性脆化。
 两者虽都与氢相关,但机理和防控策略差异显著,需根据具体工况选择针对性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