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5-1-31 08:59: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脱碳
钢中的碳并非有害元素,但脱碳反应却是炼钢过程中最重要的反应。因为碳氧化所造成的沸腾是脱除钢中各种气体和杂质的重要手段,而且还有利于整个熔池的迅速加热升温,并可使钢液的成分和温度均匀化。因此,炼钢过程中脱碳不仅是保证碳含量符合规格要求所必须的,而且还是十分重要的精炼手段。对于没有配备炉外精炼设备的铸造厂,脱碳沸腾的作用尤为重要。
1) 矿石脱碳。氧化脱碳时,往炉内加入铁矿石是铸钢件生产中的常规操作方法。加入的铁矿石(Fe2O3、Fe3O4)处于钢液与炉渣的界面,大部分进入炉渣,使炉渣中具有足够的Fe0含量;少部分直接溶于钢液。
前面已经提到,由于新相的生成需要能量,CO气泡是从炉底和钢中悬浮的固体质点处产生并长大的。CO气泡不溶于钢液,容易自钢液中排出。炉渣中FeO含量越高,则其向钢液扩散的速率越高。所以,使炉渣中的FeO具有必要的浓度是十分重要的。随着脱碳反应的进行,炉渣中FeO的浓度不断降低,就需要补加铁矿石,随着脱碳反应的进行,钢液中的碳含量不断降低,与碳浓度平衡的氧浓度则相应增大,这也是需要补加铁矿石的原因。实际作业中,在温度相同、炉渣中FeO的浓度相同的条件下,高碳钢的脱碳速率高于低碳钢。FeO由炉渣向钢液扩散,氧化脱碳的全过程都是吸热反应,提高温度有利于反应的进行。此外,提高温度能改善炉渣和钢液的流动性,提高FeO由炉渣向钢液扩散的速率。为使氧化反应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得到合适的脱碳速率,氧化期加铁矿石时,熔池温度一般应不低于1550℃。
2) 吹氧脱碳。吹氧脱碳是用钢管直接向熔池中吹入氧气。吹入的氧气与钢中的碳有两种反应方式,即间接反应和直接反应。氧气与铁反应生成FeO,FeO再与碳反应,称为间接反应;吹入的氧气直接与钢液中的碳反应,称为直接反应。
无论是间接反应,还是直接反应,供氧条件都完全不同于加铁矿石氧化,其主要特点如下:
① 吹氧脱碳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能使熔池温度迅速提高,改善炉渣的流动性。
② 吹入熔池的氧气对熔池有很好的搅拌作用。
③ 吹入熔池的氧气气泡为反应物CO的形成提供了生核条件。
因此,与加铁矿石氧化相比,碳氧反应的速率有很大提高。加铁矿石氧化时,大约每10min脱碳(质量分数)0.1%;吹氧脱碳,每10min可脱碳(质量分数)0.15%~0.3%。特别是在冶炼低碳钢(碳的质量分数低于0.2%)时,吹氧脱碳能以较高的脱碳速率使碳的质量分数降到0.05%以下,加铁矿石脱碳就难以做到。总体而言,吹氧脱碳具有氧化时间短、电耗低、升温快等许多优点。
加铁矿石脱碳当然也有优点,如:炉渣中FeO含量高;熔池内温度较低,可利用铁矿石脱碳吸热的特点控制炉温,脱磷条件较好;铁的氧化损失少;对作业环境的影响较小等。
因此,当前炼钢行业中大都采用铁矿石、氧结合的脱碳方式。铸钢企业中,则以采取加铁矿石氧化方式的居多。
3) 由氧化脱碳脱除钢液中的气体。脱碳过程中产生的CO或(CO+CO2)气泡、来不及参与反应的氧气泡,在其上升、逸岀时使熔池产生沸腾,为脱除钢液中含有的氢和氮创造了条件。脱碳量越多,钢液中含有的H和N也就越少。脱碳(质量分数)0.2%~0.4%,钢中H和N的含量就渐趋稳定,继续增加脱碳量,脱除H和N的作用就不明显。因此一般的炼钢工艺都规定脱碳量(质量分数)为0.2%-0.4%。
气泡在钢液中形成后,其中不含H和N等气体所以H和N等气体的分压力为零,钢液中H和N就会向气泡中扩散、转移,并随气泡的上升而被排出。
氧化脱碳所造成的良好沸腾过程也就是良好除气过程。氧化脱碳所形成的CO,主要是在炉底钢液-耐火材料界面处生核并长大的,上浮通过钢液的路程较长,除气效果好。如果碳氧反应只在炉渣-钢液界面进行,则沸腾的作用最多也不过是减少气体进入钢液的量,钢液内部所含的气体难以脱除。因此,吹氧脱碳时,以将吹管插入熔池底部深吹为好。在熔池沸腾过程中,钢液既能脱气,也能吸气。
如果沸腾剧烈或渣量太少,钢液过分裸露,就可能造成脱气速率小于吸气速率的情况。
实际经验表明,高温氧化脱碳可强化碳氧反应,并降低钢液和炉渣的粘度,有利于气体的脱除。此外,为使脱气充分,还应有足够的脱碳量和适当的沸腾时间。
4) 氧化脱碳过程对脱除钢液中的非金属夹杂物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钢液中的夹杂物种类繁多,有由金属炉料带人的原始夹杂,有Si、Mn、P、Cr、Ti、Al等元素氧化产生的氧化物夹杂,有硫化物夹杂,还有被侵蚀、冲涮而脱落的炉衬耐火材料。由于非金属夹杂物的密度比钢液小得多些大颗粒夹杂物或因熔点低于钢液温度而易于聚集的夹杂物,是可以从钢液中上浮进入炉渣的。钢液中的一些高熔点氧化物夹杂,颗粒都很细小,从理论上说当然也可以浮出钢液、进入炉渣的。但是,按Stokes定律,其上浮速度与颗粒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上浮所需的时间则与颗粒半径的平方成反比,颗粒很细的夹杂物上浮需要很长的时间,而炼钢过程持续的时间是有限的。何况,夹杂物上浮时还会受到其与钢液之间界面张力的阻碍。因此,指望这类夹杂物自行上浮进入炉渣,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氧化脱碳时熔池的沸腾,为脱除钢液中的非金属夹杂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一方面,沸腾造成对钢液的搅拌,使夹杂物之间发生碰撞而聚集的概率大为增加。小颗粒聚集成较大的颗粒后就易于上浮,因为直径增大1倍上浮速度就可增大4倍。另一方面,气泡上浮过程中遇到夹杂物时,夹杂物容易粘附于气泡表面而被气泡携带上浮,进入炉渣。
此外,激烈的沸腾使炉渣与钢液的接触面积增大,钢液中的夹杂物与炉渣接触,就易于被炉渣吸附而进入炉渣。有人将这种作用称为渣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