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705|回复: 0

铝合金圆棒均质作用及工艺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208

主题

163

回帖

371

积分

中级锻造工

积分
371
发表于 2024-11-28 09:17: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行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合金圆棒均质机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原子扩散
• 在均质过程中,合金元素的原子在热激活能作用下,由浓度高处向低处扩散。如在含铜、镁等元素的铝合金圆棒中,加热时,铜原子和镁原子会向周围扩散,使各部位合金元素分布更均匀。
• 原子扩散受温度、时间和合金成分影响。温度升高,原子热运动加剧,扩散速度加快;但过高温度会引发晶粒长大等问题。时间延长,扩散更充分,但会降低生产效率。合金元素的种类、含量及相互作用也对扩散有影响。
相转变与溶解
• 铝合金圆棒凝固时会形成多种相,均质处理可使一些非平衡相转变或溶解。如含镁、硅的6061铝合金,铸态下有Mg2Si相,均质时会部分溶解并重新分布,减少组织偏析,提高性能均匀性。
• 相转变与溶解受加热速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制约。加热速度过快会使组织应力增加;保温时间过短,相转变和溶解不完全;冷却速度不当会导致新相析出,影响均质效果。

再结晶
• 变形铝合金圆棒内部有位错等晶体缺陷,在热作用下,通过原子扩散和位错运动,形成新的无畸变等轴晶粒,实现再结晶。这能细化晶粒,提高材料韧性和塑性,改善加工性能。
• 再结晶受变形程度、温度和时间影响。变形程度越大,储存能越高,再结晶驱动力越大;温度升高,原子扩散和位错运动加快,利于再结晶形核与长大,但过高温度会使晶粒粗大;保温时间延长,再结晶更充分,但也会导致晶粒长大。

铝合金圆棒均质处理具有多方面重要作用,其主要工艺要点如下:
• 成分均匀化:消除铸锭凝固时产生的成分偏析,使各部位合金元素分布均匀,保证产品性能一致性与稳定性,如避免因局部元素富集导致的性能差异。
• 组织细化:细化晶粒,减少粗大相和共晶组织,提高材料强度、韧性和塑性等综合性能,还能改善加工性能,降低变形抗力,提高成型极限。
• 内应力消除:降低因铸造、加工产生的内应力,减少后续加工及使用时的变形与开裂倾向,提高尺寸精度和稳定性。
• 相结构优化:使不稳定相转变为稳定相,改善耐蚀性、耐热性等,如使含镁铝合金中的β相转变,提高耐蚀性 。

均质工艺
• 加热
• 加热速度:需合理控制,既要避免过快产生热应力,又要防止过慢降低生产效率,如对2A12铝合金,加热速度常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 加热温度:依据合金成分与性能要求确定,一般在固相线以下100-200℃,像6061铝合金均质温度常为550-580℃ 。
• 加热时间:与铸锭尺寸、加热设备等有关,以保证均质效果,通常需数小时甚至更长,如大型铸锭可能需10小时以上。
• 保温:使合金元素充分扩散、相转变和再结晶,保温时间随铸锭厚度增加而延长,一般每25-50mm厚保温1小时左右。
• 冷却:多采用随炉冷却或风冷等方式,冷却速度影响最终组织与性能,如对7075铝合金,过快冷却会产生新应力与不利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